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正在北京召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国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广东省积极推进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朝着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全球一流湾区加速迈进。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大湾区“通脉”
当前,随着大湾区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地区间内部往来愈加频繁,空间联系强度不断提升,“一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港珠澳大桥全线开通,南沙大桥车流量持续攀升,新横琴口岸和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使用,深中通道建设速度加快……未来,将构建形成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创新合作为大湾区“充电”
数字化正引领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从青年人才教育、创业到高校联合科研,从产业园区建设到跨境项目投资,科技创新合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的率先发展和实现突破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合作为大湾区建设“提速”
广东省出台了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多项措施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金融市场互通有序推进,跨境资金的快捷流通不断提速,使大湾区的金融活力进一步释放。
绿色生态为大湾区“续航”
山水相融、湾岛相通、水乡恬静、生态服务共享,都市圈环境建设正逐渐与大湾区人口集聚规模相适应、与生态品质相匹配。筑牢大湾区生态屏障,守护大湾区靓丽风景,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一个个数字背后浓缩的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成效,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奋发前进的励志历程。
出品:梅志清
监制:胡智勇
策划:唐莉娜
统筹:江海燕 何静文
编导:詹海珊 农海燕
文字:詹海珊 谢伟东
支持:张海洪
摄制:梁就胜 李雨晴 李紫茵 肖耀鹏 陈信文 邓婷婷
设计:刘晓磊
3月9日,《人民日报》“两会·声音2021”专栏刊发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署名文章《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李希 我们着眼大局、立足实际,提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要求广..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